央行正在与商业银行沟通,或牵头筹建票据交易所。初步的方案是“票交所”将按照公司化、市场化的方式运营,由央行主导,多家商业银行参股联合组建的形式。
票据风险重大案件频发,票据中介违规操作等问题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通过推进电子票据与加快纸质票据电子化进程,建设统一的票据交易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多位票据行业人士近期陆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央行正在与商业银行沟通,或牵头筹建票据交易所。初步的方案是“票交所”将按照公司化、市场化的方式运营,由央行主导,多家商业银行参股联合组建的形式。
据悉,央行早在去年就开始调研论证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所,已召开了多次会议,计划最快是能在年底落地。最近的一次沟通会于5月10日在工行召开,有近十家商业银行参与。会上主要商讨各商业银行的入股意向,是否入股,各家银行也在内部论证阶段。
银行联合推动票据电子化
某国大行票据营业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互联网技术发展那么快,利用“互联网+票据”的做法实现票据电子化和建立统一的交易平台是大势所趋。加上近期票据行业出了一些事,加速了票据交易所的设立的进程。
毕竟,票据已成为金融体系内重要的支付工具和融资手段,但是票据的供求信息、交易价格等均处于割裂的状态。过分依赖票据中介,也给一些不法分子伪造、变造票据的可乘之机。建设票交所可以有效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信息不对称、交易效率低、交易风险大等诸多弊端。
多家商业银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人民银行去年就开始到各家商业银行调研,并论证票据交易所的设立。前述国有大行的负责人表示,“有几家银行提交了不同的方案,因为大家对票据交易所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票据交易是一个链条式的,从银行开票、企业背书转让、银行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多个环节,票据交易所从哪个环节介入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票据电子化程度高的银行建议,银行一开票就应该电子化,进入到交易所的平台。但有的企业则认为,票据电子化的普及程度并没有那么高,应允许一定范围内的纸票存在。在开票和中间背书转让环节为纸票,到银行贴现环节开始电子化,贴现后进入交易所平台,交易平台主要是银行同业之间的交易平台。
前述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最终都需要人民银行来定夺,可以确定的是交易所一定是一个电子化的交易平台。
电票方面,票据交易所或接入央行现有的电票系统(ECDS)。该系统含承兑系统、支票登记系统和转贴现的报价系统等。对此,央行也曾向银行调研,考虑通过政策引导或强制手段提升票据电子化进程。要求达到一定面额的票据必须使用电票系统办理,同时要求每家商业银行电票比例,尤其是票据承兑量每年都要有一定速度的上升。
如果有纸票参与的话,则需要有相应的登记托管机构。知情人士认为,“银行可以作为托管机构,因为商业银行也是票据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完全有能力对票据的真伪进行鉴别,对票据进行保管和托收。”
“票交所”股份构想
就票据交易所的设立,上海市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肖小和等人也曾发表多篇文章,对设立的票据交易所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路径等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讨。
文章中建议,票交所应建设成全国统一“互联网票据交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交易所,应由央行主导。可考虑采用股份制的方式构设,入股方式可分为投资入股和政策入股两种。央行可采用政策入股方式,并占控股地位,而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农信社等可采用现金投资入股的方式。
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票交所将采取公司化、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初步方案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目前央行正在和国有五大行,及兴业、平安、招商、民生、中信、浦发等主要商业银行沟通入股意向。
至于票交所的性质,也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如果说定义为非金融机构的话,银行直接入股可能存在一定障碍,需要监管部门特批。据悉,银行是否入股也还在内部研究论证中。
票交所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肖小和等人也建议,可以采取逐步实施的路径。比如,票交所可以先开展银行间票据二级市场交易,然后再开展银企之间的各项票据交易。或者先开展全国性电子票据交易,再推广纸质票据交易。
根据肖小和等人的设想,票交所主要依托互联网IT信息技术,通过与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业务及信息系统的对接。一方面,实现票据业务全生命周期的竞价与撮合交易,简化交易流程、建立统一的交易规则;另一方面,实现整合票据市场交易信息、风险信息、研究信息及监管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票据资源的“大数据”,为央行货币政策决策、为商业银行票据经营及业务创新提供支持。
因此,票交所将设计客户准入、业务授权、业务审核、交易竞价与大宗撮合、产品管理、票据托管、信息挖掘等基本业务规则。